• 首頁
  • 領導講話
  • 重要動態
  • 制度方案
  • 河湖長談
  • 基層實踐
  • 媒體聚焦
  • 工作簡報
  •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報道 > 工作專題 > 全面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有實 > 工作簡報  
    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簡報2019年第41期(總第325期)
      2019-07-24 11:12  

    雲南省大理州依託河長制平臺

    推動陽溪河道面貌明顯改善

      陽溪屬於蒼山十八溪之一,全長10.34千米,是洱海入湖河道。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雲南省大理州積極探索陽溪流域綜合管理制度,構建河湖管理主體全包含、河湖管理制度全覆蓋、河湖管理責任全落實的治水新格局,緊緊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總目標,狠抓落實,河道整體環境持續改善,河道生態逐步修復,入河污染量大幅消減,河流水質明顯提升。2018年度綜合水質為Ⅲ類,入湖水量達2564.724萬立方米。

      一是創新機制,全面建立五級河長體系。設立“州、市、鄉鎮、村、組”五級河長共23人,“溝渠長”9名,聘請“河道專管員、保潔員、灘地管理員、田間管水員”等四員共49人參與日常管護,全面加強河道溝渠的環境保潔、用水管控等工作。各級河長層層簽訂責任書,層層落實工作責任。陽溪及其流域9條溝渠以及濕地、多塘均納入河長制管理範圍,實現了岸上、水面、流域河長制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二是加大巡查,以問題為導向抓落實。嚴格執行州級河長一個季度巡河不少於1次,縣(市)級河長每月不少於2次,鎮級河長每週不少於1次、村級河長每3天1次,組級河長實行每天巡查的常態化管理的巡河、檢查制度,摸清河道污染源,督促“四員”落實職責,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三是嚴格考核,以水質倒逼河長履職。全面建立入湖河道和溝渠行政村交界斷面水質監測評價責任體系,水質結果實行一月一報告,以水質改善檢驗河長制推行成效;建立“州河長辦、州紀委監委監督、社會第三方評價”三維度考核機制,以“硬考核”促進“硬落實”。

      四是全民參與,河湖保護深入人心。結合當前洱海保護治理重點工作,縣(市)級河長牽頭組織開展“清河行動”,做好流域內溝渠巡查工作,加強河道管理保護。同時,主動利用各種輿論宣傳媒體,加大河長制工作宣傳,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加強社會監督,形成全民參與、部門聯治、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制。

      五是落實任務,推進河長制工作見成效。水資源保護方面。流域各村莊成立用水管理協會,開展無序取水、虹鱒魚養殖場整治;規範小電站取用水,增加清水入湖補給量;加強河道取水口以及田間用水管控,及時清理溝渠垃圾、淤泥、雜草等;實施清水入河工程建設,增加陽溪徑流約1000萬立方米。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方面。劃定流域生態保護核心區(30米),按照“控制存量、嚴禁增量、逐步減量”的原則,開展違建排查工作,建立檔卡和定位標識,進行嚴格監管;實施陽溪綜合治理工程,對主河道實行生態化治理,設置生態保護控制區,通過綠化植物、道路等固定控制區用地。水污染防治方面。完成14個自然村污水管網建設,新建10座污水膜處理站,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建立污染源排查和巡查機制,對河道兩側的排污口進行全面封堵,杜絕污水直排現象。水環境治理方面。按照村級行政區劃,設置3個斷面水質監測點;完善“三清潔”工作機制,加大村莊垃圾收集清運力度,重點對河道、溝渠、水面等區域進行保潔。水生態修復方面。按照“源頭控制、過程阻斷,末端消納”的原則,開展面源污染減量工作,對禁養區養殖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搬遷規模化養殖場2家;開展生態庫塘系統建設工作,實施生態河道、濕地公園、生態廊道、旅遊漫步道、景觀節點等建設,返還河道面積約150畝。執法監管方面。取締砂石加工場16家、拆遷違建房屋32983平方米,完成陽溪流域洱海“綠線”以內18戶的生態搬遷。

    責編:魏永靜 

    京ICP備14010557號 主辦: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網站聯絡電話:010-63202558
    政府網站標識碼:bm2000000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40號
    進入無障礙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