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報道--2020年專題報道--全國水利工作會議--領導講話

鄂竟平在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20-01-22 08:11

堅定不移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

加快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鄂竟平

(2020年1月9日)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總結2019年水利工作,分析當前水利改革發展形勢,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落實責任、轉變作風,不斷推動“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向縱深發展,加快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實水利支撐和保障。

  國務院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專門作出重要批示。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

  剛才,會議對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代表進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水利部黨組向受到表彰的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表示熱烈的祝賀、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同志珍惜榮譽、不斷奮進、再建新功,也希望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見賢思齊、比學趕超、擔當作為,為推進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2019年水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開局之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過去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多次就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農村飲水安全、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管理保護、河長制湖長制、水利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多次召開國務院有關會議,研究部署農村飲水、防汛抗旱等工作,親自主持召開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工作會議,部署加快水利工程建設;胡春華副總理多次深入實地考察指導水利工作、推動解決水利重大問題。一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各級水利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真抓實幹、攻堅克難,推動各項水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水利工程補短板提速提質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按照中央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的要求,水利部與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和地方共同努力,千方百計落實水利建設資金,全年共落實資金7260億元,達歷史最高水平。年度中央計劃投資完成率超過90%,充分發揮了水利建設的有效投資拉動作用。

  一是水利扶貧攻堅紮實推進。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堅持把農村飲水安全作為底線任務,解決了10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協調落實“三區三州”以及雲南昭通等深度貧困地區水源工程建設資金,加快推進31處大型灌區骨幹灌排工程改造及用水計量設施配套、19個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44座小型水庫等工程建設。深入實施定點扶貧“八大工程”,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超過1億元,定點扶貧縣區人均增收2719元,扶貧責任書指標任務全部超額完成。落實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脫貧攻堅牽頭聯絡責任,協調相關部委幫助解決片區困難和問題24項。建立重大水利工程移民搬遷進度協調機制,開展水庫移民美麗家園建設行動,探索“飛地經濟”“物業經濟”等新型扶持方式,促進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利援藏、援疆、援青工作深入推進,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和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取得新的進展。

  二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進度超預期。年內批復37項重大水利工程可研,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等23項重大水利工程順利開工建設,重大工程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12萬億元,大藤峽工程提前35天實現大江截流,河南出山店水庫、江西廖坊灌區二期等一批工程建成併發揮效益。完成三峽升船機竣工驗收和南水北調31個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三峽水運新通道項目前期工作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尾工項目和配套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印發《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加快防洪重大項目建設,完成中小河流治理7000多公里,對77座大中型病險水庫、3511座小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商發展改革委制定了2020—2022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為開展更大規模水利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是農村水利建設全面提速。抓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年初即全部下達“十三五”中央剩餘補助資金76.7億元,年內又下達新增補助資金45億元,鞏固提升548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解決615萬氟超標人口飲水問題,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成150處大中型灌區、455處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及2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年度目標,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100萬畝,新增年節水能力12.4億立方米。寧夏率先開展現代化生態灌區建設。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累計完成1067條河流、1900多個生態改造項目,修復減水脫水河段2500公里,創建173座綠色小水電示範電站。啟動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建設,打造水美鄉村。

  四是水生態治理修復初見成效。開展河北地下水回補試點,滹沱河斷流40年後重現水流,試點河段周邊地下水水位較補水未影響區域相對上升0.93米。印發實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採取“一減、一增”綜合措施,推進地下水超採治理。截至2019年11月底,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北延、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和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等,累計向京津冀地區14條河流、7個湖泊生態補水32.12億立方米,在京津冀降水偏枯的情況下實現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南水北調受水區年壓減地下水開採量40億立方米。北京密雲水庫最大蓄水26.8億立方米,為近20年來最好水平。強化水資源調度,實現黃河連續20年不斷流,東居延海連續15年不乾涸。開展東北黑土區、長江經濟帶坡耕地、黃土高原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評估,圓滿完成年度5.4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在廣西等10省區開展水土保持以獎代補試點,帶動1倍以上的社會投入,工程建設成本降低20%,治理面積增加21%。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加快推進,完成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及評估,加強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動態監控。總結推廣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經驗。建設了一批群眾身邊的水利風景區。

  五是水利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印發實施《智慧水利總體方案》,啟動水利網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動(2019—2021年)。基本完成國家地下水監測、水資源監控能力、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水利安全生産監管等信息化工程建設,290個水管重要飲用水水源在線監測水質數據全部接入國控系統,270個水文測站和48個水文監測中心完成先進儀器設備更新,53條跨省江河省界監測站網建設完成,建設改造一批大江大河水文測站,水文測報新技術應用水平得到提升,水利信息感知網進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水利信息資源更新、共享與服務機制,發佈2019版“全國水利一張圖”,實現與四川、吉林等21個省級河長制湖長制、農村水利等系統數據聯通。應用基於遙感影像的巡查、詳查、核查、復查技術,有效支撐監管暗訪行動。建設完善水利督查、河湖監管、水庫大壩運行管理等APP,以及全國大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監督平臺、水利建設市場監管服務平臺、水利科技成果信息平臺、三峽庫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等應用,智慧水利建設加快推進。

  (二)水利行業強監管有力有效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整改為目標,以問責為抓手,從法制體制機制入手,基本建立務實管用的水利監管體系,實現水利行業強監管的平穩起步和重點突破。

  一是監管法制體制機制加快健全。制定《水法規建設規劃(2020—2025年)》,加快《長江保護法》立法進程,配合完成兩輪《地下水管理條例》徵求意見和審查修改,起草《河道採砂管理條例》(送審稿)並報國務院,加大《珠江水量調度條例》《節約用水條例》《河道管理條例(修訂)》《農村供水條例》等立法工作力度,有序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工作。構建“2+N”水利監督制度體系,《水利監督規定》《水利督查隊伍管理辦法》2個基礎性制度、《水利部特定飛檢工作規定》等7個專項制度辦法,以及一批重點領域監督制度印發實施。組建部本級198人的督查隊伍,各流域管理機構採用“1+1+N”模式(1個監督內設機構、1個監督專職事業單位、N個支撐單位)組建395人的督查隊伍。省級水利部門基本上都設置了監督機構,福建建立“9個設區市+2個機動督查隊+4個聯勤保障隊”的監督架構,組建800多人的省級督查專家庫。建成“12314”監督舉報服務平臺並上線試運行,織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監督網。

  二是水利專項監督檢查全面鋪開。水利部全年共開展2035組次(批次)專項監督檢查,涵蓋水利安全生産、水利工程質量、水利項目建設、小型水庫安全運行、安全度汛、水閘安全、河湖管理、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南水北調運行管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等重點領域,發現各類問題48145個。加強水利扶貧監督檢查,建立22個司局對22個省級水利部門的“一對一”水利扶貧工作監督機制,對22省的64個貧困縣、186個村、1062個農戶進行明察暗訪,對6個水利定點扶貧縣區和幫扶組長單位扶貧任務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有力推進了水利脫貧攻堅年度任務的完成。開展大規模農村飲水安全暗訪和靶向核查,覆蓋全國28個省份和新疆兵團3109個村、10454個用水戶和2238處工程、889個水源地,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和“紅黑榜”,有力促進了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與良性運行。對6549座小型水庫和1092座水閘開展運行安全專項檢查,進一步摸清了風險底數。開展2輪河湖暗訪督查,覆蓋全國所有設區市的6679條河流(段)、1612個湖泊,督促推動了各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各地問責河長湖長和有關部門責任人3961人次。完成水文測站“百站大檢查”和地下水監測井“千眼大檢查”,提升了水文測報質量和規範化管理水平。

  三是水資源管理和節約保護力度加大。聯合發展改革委啟動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首次給20個地區安排5億元節水補助資金。明確國家層面四大類147項節水標準定額體系,年內共編制修訂國家和省級用水定額4920項,發佈實施330項。構建節水評價制度框架,對1138項規劃和建設項目開展節水評價審查,從嚴叫停25個節水不達標項目。大力推進高校合同節水和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年平均節水率分別為21%和29%。266個縣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8處灌區被遴選為區域水效領跑者。發佈第一批96項農業和服務業國家成熟適用節水技術目錄、第三批128項國家鼓勵的重大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組織開展全國節約用水知識大賽等宣傳教育活動,促進了全社會參與節水。新啟動30條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年內批復洮河等5條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新啟動8條跨省江河統一調度。選取41個重點河湖逐一確定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編制實施方案,落實責任主體和保障措施。制定《關於做好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第一批2500個全國重點監管取水口名錄和臺賬,率先在長江流域核查登記17.5萬個取水工程,篩選出1498個國家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明確內蒙古西遼河流域水資源管控目標,制定地下水管控指標確定技術要求。優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內容和指標,改進考核方式方法,強化問題整改。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等相關任務全面落實。

  四是河湖和水土保持監管持續發力。印發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指導意見,編制完成省級“一河(湖)一策”,壓實河長湖長責任。加強正向激勵,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浙江、福建、廣東、貴州、寧夏等5省份分別給予5000萬元獎勵,落實中西部貧困地區河長制湖長制補助資金2.5億元。全力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全國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3.4萬個,長江岸線、黃河生態、大運河岸線、南水北調中線交叉河道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得到清理整治,河湖面貌明顯改善。實施河湖執法三年攻堅戰,首次開展水事違法陳年積案“清零”行動,分級掛牌督辦72件重大水事違法案件,現場制止違法行為10.8萬起、立案查處違法案件2.2萬件,向公安等機關移交涉黑涉惡線索1103條,陳年積案結案率達到76.5%。印發河道採砂管理指導意見,公佈2339個重點河段和敏感水域4個責任人名單,以長江為重點開展非法採砂專項整治行動、“清江行動”、聯合專項執法行動,查處了一大批涉砂違法案件,有力維護了長江河道採砂秩序。以生態流量為切入點開展長江經濟帶水電清理整改,10省市已有75%的電站完善了泄放設施,其他地區也開展了突出問題清理整改。印發全面加強水土保持監管的意見,創新手段大力推行水土保持遙感監管,覆蓋全國647萬平方公里,目前已認定未批先建、未批先棄項目5.5萬個,查處5.2萬個,查處數量是2018年的3.9倍。首次對省級政府年度落實《全國水土保持規劃》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報告國務院並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水土保持指標的依據,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和驗收報備數量分別較上年增長27%和33%,實現了從“被動查”到“主動管”的轉變。

  五是水利工程“重建輕管”狀況逐漸扭轉。首次安排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14.5億元,提前下達2020年中央補助資金20.08億元,建立補助資金與水費收取、管護機制挂鉤的激勵機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2020年底。緊緊扭住水費收繳這個“牛鼻子”,加快推進成本核算、水價制定、財政補貼等,目前已有81%的縣制定了水價政策,81%的千人以上工程完成定價,浙江、寧夏水費收繳率超過90%。啟動農村供水工程規範化建設。首次安排小型水庫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14.5億元,撬動地方各級財政投入8.9億元。啟動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浙江、福建、重慶等地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化規範化管理模式。開展堤防工程險工險段排查,強化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在150處大型灌區、160多處灌排泵站開展標準化規範化管理試點。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水利建設市場監管機制,嚴格資質資格管理,建立“不良行為量化賦分”“重點關注名單”和“黑名單”制度,對48家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和甲級質量檢測單位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對問題嚴重的18家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存在違法行為的9家單位給予行政處罰。水利建設質量管理處於可控狀態,安全生産形勢穩定向好,全年未發生重特大質量和安全事故。

  六是三峽、南水北調大國重器綜合效益進一步發揮。加強三峽工程運行安全管理,自蓄水以來,連續第十年達到175米正常蓄水位,庫區庫岸整體穩定,三峽樞紐各建築物工作性態和設備運行正常,汛期累計攔洪運用51次、攔洪總量達到1533億立方米,枯水期為下游補水2057天、補水總量2665億立方米。大力推進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東線已連續6年完成調水任務,中線已不間斷安全供水1800余天,東、中線累計調水超300億立方米,水質分別穩定保持地表水Ⅲ類和Ⅱ類以上標準,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中線工程已成為京津冀豫4省市受水區的主力水源,從根本上改變了受水區的供水格局,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改善華北地區生態提供了可靠支撐。2019年是三峽工程完成初步設計任務十週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兩個大國重器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七是水旱災害防禦奪取重大勝利。2019年,長江等流域共發生14次編號洪水,全國共有615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11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5條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東北、華北、西南等地部分地區發生春夏旱,江南、江淮等地出現夏秋冬連旱。各級水利部門積極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強化部門協同,精心組織水雨情監測預報,科學精細調度水工程,嚴格水庫汛限水位監管,全力做好各項防禦工作。七大流域2690座大中型水庫(湖泊)參與汛期防洪調度,攔蓄洪水1518億立方米,有效減輕下游防洪壓力。湖南省科學調度五強溪、柘溪等骨幹水庫提前預泄、精準攔蓄,有效降低下游洪峰水位。乾旱時期加大三峽、丹江口以及長江上游水庫群下泄流量,保障長江、漢江中下游及兩湖周邊抗旱用水需求。狠抓山洪災害防禦,向180萬名相關防汛責任人發送預警短信2195萬條,啟動預警廣播55萬次。2019年全國大中型和小(1)型水庫無一垮壩,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旱區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最大程度減輕了洪澇乾旱災害損失。

  八是水利行業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印發並跟蹤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水利工作落實方案,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批復洮河等5項流域綜合規劃,印發珠江—西江經濟帶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徵收標準降低50%並延長至2025年底。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壓縮行政審批時間,完成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和“互聯網+監管”階段性目標,開展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應用試點。穩步推進水權水價水市場改革,完成水資源稅改革和水流産權確權試點總結評估,新增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約1.2億畝,繼續推進中國水權交易所市場交易。大力提升水利科技支撐能力,啟動21個重大科技問題研究,設立長江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並落實2.5億元經費,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完成現行854項水利標準評估,新發佈標準33項,推廣轉化113項先進實用技術。印發網絡安全管理辦法,開展水利網絡安全實戰攻防演練。水利國際交流合作成果豐碩,印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水利合作規劃,成功舉辦首次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等13次多雙邊高層交流會議,穩步開展跨界河流合作。建成“1+2+3+N”(1個辦法、2個措施、3個細則、N個專項督查督辦制度)的政務督辦制度體系,水利公文、值守應急、會議培訓、建議提案辦理、安全保密、信訪檔案等管理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預算執行、審計問責、國有資産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三)從嚴管黨治黨不斷引向深入

  一是黨的政治建設全面加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制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辦理和督辦辦法(試行)》,開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情況“回頭看”。印發水利部黨組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落實措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實施細則,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出臺水利部黨建督查辦法和黨建考核辦法,明確京外直屬單位黨建工作“雙重領導、劃清權責,加強協調、形成合力”機制,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針對巡視指出的35個問題分解制定91項整改措施,逐項明確了整改時間、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做到時間、任務、責任、措施“四到位”,50項年度整改任務全部完成,41項長期整改任務進展順利。積極配合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

  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現預期目標。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水利部黨組緊扣主線、聚焦主題,貫徹“十二字”總要求、圍繞五個方面目標,派出12個指導組督促指導,部屬58家單位共計28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4.5萬多名黨員參加主題教育。以“橫不攀、豎不比,刀尖向內扎自己”的精神檢視整改問題,水利部黨組針對檢視出的6個方面問題明確了35項具體整改措施,圍繞8個方面專項整治制定了23項細化任務,部機關司局和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檢視問題1400多個,班子成員檢視問題4000多個,在整改落實中取得一大批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通過主題教育,水利系統廣大黨員幹部提高了真信篤行、知行合一的能力,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的自覺,提振了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福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和木蘭溪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浙江生態治水、江蘇蘇州生態美麗河湖建設等入選中組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案例。

  三是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取得階段性成果。水利部黨組採取“四上四下”方式深入查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體表現,部機關司局和直屬單位共認領查出問題3233條次,擬重點解決的問題108個,制定整改措施2134條次。水利部黨組梳理反映比較集中、帶有普遍性、亟待研究解決的6方面突出問題,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措施辦法,建立完善正面引導和負面鞭笞工作機制。認真落實中央解決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有關要求,制定13條貫徹落實具體措施。印發《中共水利部黨組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辦法》,對部直屬系統出差人員交納伙食費和市內交通費作出規定,認真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黨員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産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整治、領導幹部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專項治理。

  四是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化。根據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和機構改革後職責任務新變化,全面深入排查廉政風險點,加強黨規黨紀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編制修訂廉政風險防控手冊。水利部黨組先後3輪對11家部屬單位開展巡視監督,共發現各類問題177個,提出整改意見63條,向有關部門移交問題線索65條,對31名司局級幹部進行問責。制定監督執紀工作程序清單、職責清單及處理辦法,組織對12家在京直屬單位紀委和7家流域管理機構機關紀委執紀審查工作開展專項檢查,梳理形成50條問題意見、44條建議。從嚴監督執紀問責,共立案17件,按程序給予17名司局級幹部黨紀政務處分。

  五是基層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全面啟動支部達標和先鋒創建工作,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發揮支部戰鬥堡壘與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印發水利部黨組貫徹落實幹部任用條例實施意見和選拔任用幹部議事規則,將中央選人用人新要求落實到幹部選拔任用各環節。印發《水利部年度考核辦法(試行)》和《水利部機關公務員輪崗交流工作實施暫行辦法》,改進幹部考核方式方法,加強幹部交流培養鍛鍊,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印發《新時代水利人才發展創新行動方案(2019—2021年)》,實施“1121”人才創新計劃。利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首批40名水利高層次人才出國研修訪學。全年共有24人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入選數量創歷史新高。大力實施《貧困地區水利人才隊伍建設幫扶方案》,全年共培訓貧困地區幹部4600余名,水利部黨組選派21名幹部到基層挂職扶貧。通過“訂單式”等人才培養方式,著力提升水利人才能力素質。

  六是新時代水利精神得到大力弘揚。正式公佈“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通過全國巡迴講演、主題徵文、原創歌曲歌詞徵集、文學作品創作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宣傳,得到水利系統幹部職工的廣泛認知認同。遴選出大禹等12位“歷史治水名人”,選樹鄭守仁等12位“最美水利人”,組織開展向“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余元君同志學習活動,聯合開展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評選表彰,激發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熱情。紮實推進水利精神文明建設和水文化建設,內蒙古河套古灌區和江西撫州千金陂灌渠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水利宣傳、出版、科普和文博工作成果豐碩,離退休幹部、社團管理、後勤保障等工作有力有效。

  2019年水利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得益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導,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得益於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也得益於各級水利部門和廣大幹部職工的辛勤奮鬥。在此,我代表水利部黨組向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廣大水利幹部職工表示誠摯的問候!

  我們也要看到,與中央要求和人民期盼相比,水利工作還有不少問題和差距,總基調的落地見效還存在不平衡現象,有的省份、有的單位差距還比較大。比如:在工程建設資金保障方面,湖北、安徽、福建、浙江等省份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中央投資計劃執行率都超過了90%,年度落實資金都在390億元以上,其中湖北的地方配套到位率和中央投資計劃執行率均達到100%;但部分省份投資計劃執行率較低,個別省份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不到55%。在飲水安全監管方面,浙江、新疆、寧夏、重慶、安徽等省份總體較好,但部分省份問題較為突出,存在建設進度慢、運行管理不到位、供水保證率不達標等情況。在水資源監管方面,水資源監督檢查發現,山東、重慶、浙江、廣東等省市取用水管理、節水管理方面問題數量較少;但有一些省區問題數量超過100個,最多的省份是最少省份的10倍以上。在節約用水監管方面,山東建立了以省領導為召集人的省節約用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項工作比較紮實;但有的省份工作推進不力,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滯後,個別省份至今未開展高校合同節水工作。在河湖監管方面,黑龍江、山東、廣東等省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都在1.3萬個以上;但有的地方對問題排查不用力、整改不到位,甚至存在虛假整改現象,個別地方對規模以下河湖沒有按要求開展“清四亂”工作。在管理範圍劃定工作中,黑龍江、貴州、河南等19個省份規模以上河道、湖泊的劃界完成率都達到100%;但有的地方劃界進度嚴重滯後,政府公告完成率不到5%,個別地區為0。在水事違法陳年積案“清零”行動和河湖執法行動中,北京、河北、安徽、浙江、湖北等省份結案率均超過90%,但有的地方結案率僅為50%左右。在水土保持監管方面,水土保持遙感監管以及暗訪檢查表明,貴州等省份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較好,查處項目2000個以上,查處率超過99%;但有的地方遙感監管現場復核工作滯後,違法違規項目查處不及時不到位,有的地方淤地壩安全運行管理還存在突出問題。在水利工程運行監管方面,對小型水庫安全運行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天津、山西、福建等省份重視度較高,整改到位率都在70%以上;但一些地方只有12%。在落實監管要求方面,北京、山西、安徽等省份廳領導對暗訪工作較為重視,主動帶隊暗訪超過30人次,其中北京達到70人次;但個別省廳領導帶隊暗訪還不到5人次。北京、山東、廣西督查隊伍建設力度比較大,督查人數都超過了140人;但有的省廳還不到5人。廣東、廣西、貴州、北京、海南、西藏、福建等地注重監管制度建設,出臺制度文件都在8個以上;但有的地方還沒有相關制度出臺。這些問題,有的是受客觀條件制約産生的,但多數是因為一些地方在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過程中,認識跟不上、行動有溫差、措施不給力、工作不到位。各有關地區務必要深刻反思,認真整改。

  二、牢牢把握水利改革發展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

  2019年是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第一年,也是總基調接受實踐檢驗的第一年。總基調這條路到底對不對、行不行、好不好,是水利部黨組最為關心的重大問題。為此,水利部黨組部署開展了覆蓋16個省市區和全部流域管理機構的總基調貫徹落實情況實地調研,面向全行業開展了10萬多人參與的線上匿名調查,這次會前又邀請10個省市水利部門的同志到部裏分別座談,逐一聽取了機關司局的彙報,深入了解水利行業的所思所做所盼,力求把總基調搞準做實抓好。

  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水利部黨組形成了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方向是對的,符合“十六字”治水思路;路子是可行的,符合治水管水工作實際;效果是明顯的,符合人民群眾期盼和水利部黨組預期。總基調踐行一年來,行業上下高度認同,社會各界普遍支持,人民群眾紛紛點讚,水利工作發生了深刻變化,一些變化可以説是根本性的。一是思想認識和行為方式發生了深刻轉變。行業上下對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熱烈響應,總基調日益深入人心,踐行總基調的意識明顯增強。不少同志認為,總基調體現了“十六字”治水思路的精髓,把握住了新時代治水的矛盾變化,確立了水利工作正確的主攻方向。大家普遍反映,總基調踐行一年來,用事實教育了大家,用實踐提升了認識,用成效統一了思想,從最初的不理解或有抵觸到現在的形成共識、高度認同,從開始時的等待觀望、被動執行到現在的踴躍參與、主動作為,促使自己在思想深處進行了一場自我革命。二是發展路徑和發展方式發生了深刻轉變。各級水利部門工作重心從只重視補短板開始向更加注重強監管調整,工作思路更多放在謀劃監管上,工作精力更多投入到督促落實上,加快建立健全法制體制機制,組織開展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暗訪督查,強監管開始成為各流域、各地區水利工作的主旋律,重視水利監管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不少同志反映,總基調踐行一年來,長期以來形成的水利發展方式和慣性路徑正在發生根本扭轉,正在從“重建輕管”向“以管促建、建管統一”轉變,從行業監管整體弱向逐步強轉變。三是河湖面貌和行業形象發生了深刻轉變。各級水利部門針對督查、稽察、檢查發現的重點問題,採取了通報、約談、曝光、問責等一系列“動真格”的措施,釋放了強監管、嚴追責的強烈信號,及時發現和推動整改了大量突出問題,有效消除了隱患、化解了風險。各地紛紛反映,總基調踐行一年來,推進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河湖面貌、水資源管理面貌、水利工程面貌正在發生多年未有的大變化,行業形象得到重塑,行業地位得到提升,各方面對水利工作的認可度和支持率明顯提高。四是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發生了深刻轉變。各級水利部門圍繞踐行總基調,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務實管用上下功夫,出實招、求實效,用真抓實幹的行動開創水利工作的新局面。大家普遍認為,總基調貫徹落實一年來,太平官當不下去了、老好人行不通了、老套路不管用了,水利行業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的積弊正在加快破除,廣大水利幹部職工普遍感到行業有奔頭、事業有幹頭、工作有勁頭。實踐充分證明,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是完全正確的,是經得起各方面檢驗的,必須鞏固良好態勢,保持足夠氣勢,把握正確趨勢,堅定不移踐行。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水利建設新一輪高潮期、水利行業監管持續攻堅期、水利發展方式深刻轉型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就水利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水利工作賦予了新內涵、新任務。要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指導治水管水實踐,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水利工作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機遇,進一步深化認識,堅定不移地推動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落地生根。

  (一)從深入貫徹“3·14”重要講話精神看,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貫穿了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這一主線,必須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3·14”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理論來源,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是貫徹落實“3·14”重要講話精神的根本保障。“3·14”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指向明確,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要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深入貫徹落實“3·14”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清醒認識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通過補短板治河理水、調整自然關係的同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強監管糾偏扶正、調整社會關繫上來。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就是奔著這個方向去的,一年來的實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意味著治水管水的思路必須實現革命性轉變,水利行業的工作必須進行系統性重塑,加強行業監管必須作為長期性任務。各級水利部門都要從這個角度來認識和把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一是要從革命性來認識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長期以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強調要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這是針對新老水問題開出的治本之方,是對傳統治水思路的革命性轉變。明確總基調特別是強監管主調,本質上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治水思路的革命貫徹到水利工作之中,從興建水利工程為主,轉為更加重視強監管。一年來,我們通過一系列刀尖向內的雷霆措施,初步扭轉了行業監管弱的被動局面,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同志不適應、有怨言。有的管別人行,輪到真正扎自己時就怕疼,擔心對自己不利;有的把難題推給別人去管,自己想找縫隙躲避、找捷徑溜號;有的認為搞暗訪、強監管不僅容易得罪人,也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又苦又累。所有這些,根子上都是沒有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3·14”重要講話的精髓,沒有準確把握總基調的革命性特徵,沒有認識到不得罪少數人就會得罪廣大人民群眾。踐行總基調絕不可能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我們從思想、行動、方式、作風上都來一個革命性的大轉變。二是要從系統性來認識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意味著人水關係的變革、生産關係的調整。因此,踐行總基調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從工作領域看,不僅水利業務工作需要強監管,黨的建設、行政管理、幹部人事、廉政建設等方面也需要強監管。從工作層級看,不僅中央層面、省級層面的水利部門要強監管,市縣一級、基層水利單位也要強監管,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的格局。部機關司局、流域管理機構,包括多數省級水利部門都動起來了,但個別省份還相對滯後、市縣一級普遍薄弱,需要整理行裝、加緊跟上。從工作環節看,督查暗訪和整改問責是最直接的強監管,其他工作,比如機構設置、人員調配、制度建設、技術支撐、資金保障、精神激勵、後勤服務等各方面各環節都要服從總基調大局、為總基調出力。各級水利部門都要把自身擺到總基調中去,搞清楚踐行總基調需要做什麼、靠什麼做,按照總基調要求,對水利工作進行理念更新、業務重塑、流程再造。三是要從長期性來認識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處理好人與水的關係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補短板、強監管特別是強監管,不是刮一陣風,更不是一句口號。總基調對準的是治水主要矛盾變化,解決這個主要矛盾,使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根本好轉,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需求,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艱苦努力。當前,踐行總基調還處於開局起步階段,有一定成績但不能估計過高,接下來還要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必須做好打攻堅戰、打持久戰的準備,絕不能有見好就收的想法,絕不能有歇腳松氣的想法,絕不能有驕傲自滿的想法。這是事關水利事業長遠發展的鬥爭,是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鬥爭。

  這裡,我還要特別強調,堅持和深化總基調,必須正確認識兩個關係:一是補和強的關係。調研座談中發現,一些同志對總基調是認同的,但是擔心強監管會干擾補短板。對於這個問題,我在2019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已經作過分析,補短板、強監管是解決新老水問題的“兩翼”,相互聯絡,相互支撐,相互補充。水利部黨組提出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包括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兩個方面,兩者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更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我們強調強監管這一主調,絕不是要忽視補短板。實際上,2019年水利部黨組對這一塊工作從來沒有放鬆過,反而抓得更緊、更實。一年來的實踐也充分證明水利部黨組的判斷是科學的,把“補”與“強”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是完全錯誤的。從全國看,2019年水利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投資計劃執行效果最明顯,重大工程開工數量也遠超預期,這一組“新”“最”“超”就是最好的詮釋。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結果,就是因為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抓住了水利相關的痛點、堵點、難點,特別是通過強監管,相關部門深切感受到把資金投向水利有成效、能放心,贏得了各方的有力支持。從地方看,凡是強監管有力的地區,補短板成效也比較明顯。比如福建,強監管工作走在前,補短板工作也位列第一方陣,2019年落實水利投資超過390億元,投資完成率超過95%。反之,強監管乏力的地區,補短板也比較弱,有的地方工程、河湖管的不好,投資計劃完成率也不高。強監管是總基調的主旋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現在就要花主要精力抓緊辦的事,各級水利部門在工作佈局上一定要牢牢把握這一條。二是監和管的關係。監管就是“監+管”,既有行業監督,要“刀刃向內”,也有社會管理,要“長牙帶電”。但是有的同志認為強監管就是搞明察暗訪、追責問責等監督工作,把強監管等同於強監督,忽視了水資源、河湖、工程等方面的日常管理。有的同志認為強監管要“槍口對外”,重點抓對社會的監管,不能“自己人搞自己人”。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無論是行業監督,還是社會管理,目的都是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各級水利部門認真履行管理保護職責,嚴格執行法規制度,守護河湖、保護水資源、維護工程,這是社會管理。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機構、地方上級水利部門對下級水利部門進行明察暗訪,這是行業監督,是通過加強行業監督促進各級水利部門加強社會管理,並非不信任基層水利單位,而是“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各級水利部門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

  (二)從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看,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反映了我國治水主要矛盾變化,必須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事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發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在今年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明確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四個堅持”重大原則,為解決六個突出重大問題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思想十分深邃、內涵十分豐富、導向十分鮮明,蘊含了對治水規律的深刻揭示與科學把握,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和指導性,不僅是黃河流域、與黃河有關的工作要認真遵循,全國其他流域、其他地區水利工作都要認真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的重要講話與“3·14”重要講話一脈相承,不僅告訴我們大江大河治理的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大江大河治理的定位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韆鞦大計,還告訴我們大江大河治理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對除水害興水利的需求,也要滿足人民群眾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需求,再次昭示治水的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

  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提出,就是基於治水主要矛盾從人民群眾對除水害興水利的需求與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轉變為人民群眾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需求與水利行業監管能力不足的矛盾這一判斷。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水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這個角度來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的重要講話精神,賦予了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新的內涵,也堅定了水利行業積極踐行總基調的決心。

  一是堅持和深化總基調要把握一個總體目標。這個總體目標就是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做到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一個都不能少。防洪保安全,就是要著眼保障江河長治久安,加快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提高江河洪水的監測預報和科學調控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優質水資源,就是要統籌生活、生産、生態用水需求,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通過強化節水、嚴格管控、優化配置、科學調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水資源保障。健康水生態,就是要把河流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做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受損江河湖泊治理等工作,做到還水于河,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宜居水環境,就是要通過部門、流域、區域的聯防聯控、共保共治,進一步加大對江河湖泊的監管力度,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建設美麗河湖,打造美好家園。先進水文化,就是要宣傳展示我國長期治水實踐形成的燦爛文化,深入挖掘水文化內涵及其時代價值,講好治水故事,營造全社會愛水節水惜水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是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內在要求。無論是補短板,還是強監管,都要按照這一總目標和大方向來聚焦用力。是不是造福了人民,是不是建成了幸福河,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不能光靠水利部門説了算。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必須把人民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讓人民群眾在水利改革發展中體驗到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堅持和深化總基調要把握一項戰略要求。這項戰略要求就是“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重在保護”是指,江河治理最重要的是生態保護,不能有水生態問題,水質不僅不能超標還應向好,水土流失不僅不能加重還應減輕,建成綠水青山,實現人民幸福、河湖健康、人水和諧。“要在治理”是指,江河治理最關鍵的是針對群眾有意見、河湖不健康、人水不和諧的情況,重塑人與水的關係,加快完善水利工程網絡體系,不斷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既防止水對人的侵害,又防止人對水的侵害。

  “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體現了當前和長遠的辯證統一、目標和路徑的辯證統一、去存量和遏增量的辯證統一、治已病和防未病的辯證統一。落實好“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必須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摒棄征服水、征服自然的衝動思想,綜合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工程手段、科技手段、經濟手段,把工程短板補齊,讓行業監管強起來,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河湖長治久安。落實“重在保護”,關鍵是要提出實現人民幸福、河湖健康、人水和諧的量化指標,當前要重點做好河湖生態流量確定、不同區域水土保持率確定工作。落實“要在治理”,關鍵是要通過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合理分水、節水評價、管住用水以及河湖監管、水土流失監管,遏制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管住人為新增水土流失行為。同時,針對河湖萎縮、地下水超採、水土流失等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加快推進水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通過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遏制問題發展勢頭,補上歷史欠賬。

  三是堅持和深化總基調要把握一條重要原則。這條重要原則就是“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當前我們面臨的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三大新問題,既相互關聯、相互交織,也有因果關係。水資源是水生態水環境的基本依託,沒有了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都無從談起。很多水生態、水環境問題的産生,都是由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造成的。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解決四大水問題特別是三大新問題,必須抓住問題産生的癥結所在,厘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折不扣落實好“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這一要求。

  “剛性約束”就是必須這麼做,而不能那麼做。落實最大剛性約束的核心要義是“以水而定”,促進經濟社會“量水而行”。過去之所以造成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根本上就是沒有以水定需,而是以需定水。不能把水當作無限供給的資源,必須做到以水定需,也就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防止和糾正過度開發水資源、無序取用水等行為。一方面,要把“最大的剛性約束”落實到補短板中。統籌考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統籌考慮生活、生産、生態用水,統籌考慮調出區和調入區,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在充分節水的前提下,研究謀劃優化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格局。另一方面,要把“最大的剛性約束”落實到強監管中。在全國可用水總量的框架下,統籌考慮自産水和外調水,明確各地可用水量,研究清楚不同區域條件下每個用水單位所需要的用水量。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佈局,提出每個區域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的控制性指標。以此為依據,加強對取用水行為的監管,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真正做到以水定需、空間均衡,確保人口規模、經濟結構、産業佈局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相協調。

  (三)從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看,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突出了制度治水制度管水,必須堅定不移踐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全會作出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系統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為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確立總基調,目的是從根本上扭轉水利行業重工程項目輕法規制度、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推動實現“制度治水”“制度管水”。另一方面,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踐行總基調,也要靠制度來規範,否則就會走偏、走不下去。這正是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核心要義。

  受多重因素影響,長期以來,水利行業在水資源節約保護、江河湖泊管理、水利建設和運行管理等領域的監管失之於寬鬆軟,積累了一大批矛盾和問題。究其原因,根子上還是制度建設滯後,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少而不夠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還存在制度空白,導致有的問題説不清道不明,監管起來腰桿不那麼硬;二是老而不適用,部分已有的制度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有的甚至幾十年沒有修訂,執行起來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三是粗而不實用,有的制度過於原則、寬泛,實踐中無法操作;四是軟而不管用,一些制度不長牙、不帶電,震懾力不足,對社會違法行為缺乏約束。堅持和深化總基調,必須按照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事關水利長遠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一是要抓緊補上重點領域制度空白。總體上看,治水管水的制度空白還比較多,不僅在行業監管中發現很多領域缺乏制度規定,比如節水標準、定額、評價方面的制度,水資源管理中的生態流量管控制度等等,就是在補短板中也有不少制度亟待修訂,比如規程、規範、造價、定額等等,有的已經嚴重脫離當前水利建設實際;不僅省級層面的治水管水制度建設普遍薄弱,就是國家層面的涉水制度建設也比較滯後。為此,我們要在抓好制度建設頂層設計的同時,本著急用先行的原則,認真梳理制度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管理、河湖管理保護、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等五個方面,抓緊填補制度空白,及時修改完善相關制度,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的涉水法律法規體系、務實管用的規章制度體系、科學有效的行業標準體系,使各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有規可守、有章可循,使法規制度長牙、帶電、有震懾力。

  二是要發揮強監管在促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大規模暗訪督查和集中整治行動,我們發現和解決了大量問題。這是踐行總基調取得的重要成果,但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只是治標,防止同一問題再次發生、解決多地都有的共性問題才是治本。對於那些反復出現的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格外注意,必須找出其背後存在的體制機制方面原因。比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問題,資金不到位、工程不配套、管護跟不上只是問題的表象,其深層次原因是水費收繳沒做好;比如灌區“最後一公里”問題,其深層次原因是産權不明晰。解決這些問題,治本之策是要靠改革。因此,要通過強監管發現問題、舉一反三、形成概念,針對存在的頑固性、普遍性、長遠性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産生的根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推動相關領域改革,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

  三是要推動專項監督向常態監管轉變。水利行業監管缺失問題積弊很深、強監管任務極其繁重,在踐行總基調的開局之年,我們只能先抓住最薄弱、風險最大、必須保底線的領域進行重點專項監督,比如對小型水庫、農飲工程、河湖“四亂”等開展大規模暗訪。今年還要抓住幾個重點問題開展專項行動。但這只是應急之舉,長久之計是必須推動強監管常態化、規範化、法治化,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因此,要在繼續突出重點專項監督的同時,總結一年來水利行業強監管的實踐,把行之有效的監管做法固化為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2+N”的監督制度體系,防止監管的隨意性,減少自由裁量權,實現水利強監管從整體弱到全面強的根本性轉變。

  (四)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看,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符合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必須堅定不移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是解決水災害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途徑,同時具有覆蓋範圍大、産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優勢,沒有重復建設的弊端,能有效拉動相關産業發展,促進就業和農民增收,對經濟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因此,加快水利工程補短板,供需共同受益,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可以發揮乘數效應。在當前形勢下,堅持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抓好水利工程補短板,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

  一是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加快補短板。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六穩”任務十分艱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實施,加快水利等設施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李克強總理專門主持召開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工作會議,強調要以歷史視野、全局眼光謀劃和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等具有戰略意義的補短板重大工程,要求把水利工程及配套設施建設作為當前擴大有效投資的突出重點,抓緊啟動和開工一批成熟的重大水利工程及管網、治污設施等配套建設,促進項目早建成早見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加大水利建設力度作出了安排部署。這些都是中央對水利工程補短板提出的明確要求,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二是補短板的根本目的是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當前,我國水利基礎設施體系還不完善,防洪減災、供水保障、水資源配置等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部分地區河湖萎縮、地下水超採、水土流失等水生態損害問題突出,水利工程體系的綜合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一方面要立足當前,快上項目、多上項目,一方面要著眼長遠,針對解決四大水問題,謀劃應對大江大河特大洪水、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佈局,形成佈局合理、設施完備、質量優良、運行規範、保障有力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水利部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以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水利工程補短板的方向和重點。各地也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服從全局,深入研究水利工程補短板的階段目標、總體佈局和重點任務,形成水利工程補短板的“全國一盤棋”。

  三是加快補短板要抓住重大歷史機遇。機遇從來都只會青睞有準備的人。做好準備,抓住機遇,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就會再上一個大臺階。能不能抓住機遇,是對我們政治意識、擔當精神、能力水平、工作作風的重大考驗。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掀起新一輪水利建設高潮,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增強水安全支撐保障能力,同時更好發揮水利建設對拉動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增加就業、造福民生的重要作用。

  三、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紮實做好2020年水利各項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必須深刻認識做好全年水利工作的特殊重要性。2020年水利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力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主動擔當作為、忠實履行職責,推動水利工程補短板再掀新高潮、水利行業強監管再上新臺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一)搶抓機遇補齊水利基礎設施體系短板

  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牢牢把握將水利工程建設作為當前擴大有效投資突出重點的重大機遇,補齊補強水利工程短板。

  1.聚焦六個方向,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聚焦脫貧攻堅補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必須堅決完成水利脫貧攻堅硬任務。一是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把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作為水利扶貧頭號工程,緊盯剩餘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建立臺賬,重點督戰,確保2020年6月底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二是全面推進重點區域水利扶貧工作。加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水利扶貧力度,如期完成水利定點扶貧三年工作方案任務,抓好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牽頭聯絡、對口支援和支持革命老區水利幫扶工作,增強貧困地區內生動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按照中央接續推進減貧工作的要求,謀劃2020年後解決農村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方面的水利保障思路和措施。三是全面落實“十三五”水利扶貧專項規劃和水利扶貧行動三年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貧困地區農田灌排、水旱災害防禦、水土保持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大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傾斜支持力度,持續改善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四是全面推進移民後期扶持工作。堅持“政策導向、經驗導入、信息導出”,拓寬移民增收渠道,加大後期扶持資金傾斜力度,做好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和南水北調對口協作,推動水庫移民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第二,聚焦防洪安全補短板。積極推進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設,著力解決大江大河防洪、病險水庫、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等方面的安全問題。一是繼續推進大江大河大湖防洪治理,加快大江大河堤防達標建設和河道整治,推動控制性樞紐建設和蓄滯洪區建設與調整,完善流域防洪體系。二是繼續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抓好水庫除險加固遺留問題整改,儘早實施已完善前期工作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制定《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指導意見》,編制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攻堅行動方案,力爭用2~3年時間全面解決存量問題,建立除險加固長效機制,徹底消除水庫安全隱患。三是繼續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制定《中小河流系統治理指導意見》,按照整體性規劃、全流域推進、整河流治理、分階段實施的思路,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四是繼續推進山洪災害防禦,系統分析典型山洪災害特點,制定相關防禦標準,提出應對措施;科學謀劃“十四五”山洪災害防治,加強山洪災害防治建設,做好山洪災害監測預警,推動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從“有”到“好”的轉變,全面提升預警系統防災避災效益。

  第三,聚焦重大戰略補短板。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五大國家戰略,牢牢抓住基礎設施建設機遇期,抓緊推進一批戰略性重大水利工程。要及時開工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的項目;對已完成可研的項目,要儘快協調環評、用地等審批工作,力爭南水北調東線二期、中線調蓄水庫以及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引江補漢等重大工程順利開工建設。加快實施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引江濟淮、滇中引水等工程建設,逐步完善全國水資源配置總體格局。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驗收工作進度,力爭完成南水北調34個設計單元工程的驗收任務。

  第四,聚焦農村水利補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要著力抓好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的各項農村水利建設任務。一是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任務。堅持水源保護和水質處理並重,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化建設,基本完成飲水型氟超標改水任務,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7%,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圓滿完成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目標任務。二是完成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任務。按期完成434處大型灌區、358處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目標任務。推進灌區泵站標準化規範化管理,力爭150個以上灌區、泵站標準化規範化管理取得明顯效果。三是完成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任務。組織開展“十三五”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總結驗收工作,會同財政部審核績效等次,清算獎懲資金。

  第五,聚焦水生態保護修復補短板。水生態保護修復需要做的事很多,要突出重點。一是抓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落實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行動方案,開展治理區現狀地下水超採評價,加快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採,補充水文監測站網,有序做好內蒙古西遼河流域“量水而行”工作。二是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長江經濟帶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指導意見,編制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專項規劃,抓好長江、黃河中上遊坡耕地治理,加大東北黑土區侵蝕溝和6度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做好貧困地區小流域綜合治理,總結推廣以獎代補試點經驗,完成年度5.4萬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務。三是抓好農村水電綠色發展。長江經濟帶省份要全面落實小水電站生態流量,完成生態流量泄放設施改造,積極穩妥實施“退出類”電站退出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務。再創建一批綠色小水電示範電站。四是抓好水美鄉村建設。做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實施方案編制、申報立項等工作,開展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建設,各地要抓好組織實施和建設管理,確保試點成效。

  第六,聚焦水利信息化補短板。水利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今年要重點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地見效。一是落實智慧水利建設任務。推進遙感監測、視頻監控智慧應用。總結智慧水利經驗,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優秀案例和解決方案,並在全國推廣。二是落實大數據共治共享任務。啟動國家水利大數據中心和水利部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建立信息資源協同共享與更新機制,完善水利數據目錄服務體系,率先實行水庫、水閘、堤防、農村供水工程四類基礎數據動態更新。實施國家水文數據庫建設。推廣應用“全國水利一張圖”、水利藍信。擴大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範圍,完成主要業務系統整合,實現一張網、一張圖、一套基礎數據、一個門戶。三是落實信息技術應用和推廣任務。充分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慧、5G、BIM、電子簽章、區塊鏈等技術,推動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實施《水利網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提升水利行業網絡安全整體防護水平。

  2.狠抓四個環節,提高補短板的質量和水平

  第一,抓好頂層設計。科學編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編制完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專項規劃、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加快編制七大江河主要支流流域綜合規劃,抓緊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專項規劃、大清河流域綜合規劃。加快全國水資源配置總體佈置格局研究,全面開展水利基礎設施空間佈局規劃編制,努力將涉水空間納入國土空間“一張圖”。

  第二,抓快前期工作。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國家安全、糧食安全、脫貧攻堅、防災減災能力提升等要求,聚焦流域和區域發展全局,落實“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和“三先三後”原則,以“打基礎、管長遠、遲早要幹、早幹比晚幹好”的項目為重點,綜合考慮建設需要、基礎條件等因素,深入做好南水北調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加快推進雄安供水工程、海河流域重要蓄滯洪區、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一批具有戰略意義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強移民管理,協調解決移民徵地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為加快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項目儲備。

  第三,抓實資金保障。緊緊抓住當前投資拉動的大好形勢,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各級財政投入。目前,水利工程建設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仍然偏少,各地要切實用好水利融資政策,爭取加大信貸資金投入規模,用好金融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保證大規模水利建設資金需求。繼續做好投資計劃執行調度會商,抓好中央水利投資計劃執行,提高投資使用效率和效益。

  第四,抓強工程質量。水利工程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穩定,水利工程質量管理永遠不能放鬆。當前,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正在進行,工程質量更要抓得緊而又緊。要出臺水利工程項目法人管理指導意見,改革完善建設監理制,啟動《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規定》修訂,改進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方式,強化水利建設市場準入和行為監管,推進水利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嚴查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

  (二)持續發力全面強化水利行業監管

  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長短銜接防止反彈、點面結合實現聯動,抓重點、強弱項、打基礎、帶全面、促長效,堅定不移推進水利行業強監管。

  1.突出六大領域,推動行業強監管取得更大成效

  第一,突出水資源監管。堅持“節水優先”,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按照“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要求,抓好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抓節水標準。加快制定修訂節水標準定額,開展省級用水定額評估,對重點高耗水行業開展用水定額執行情況檢查。二是抓節水評價。修訂完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水利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等制度規定,開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和節水評價監督檢查,完善節水評價工作機制。三是抓生態流量。抓好41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目標落地實施,強化水量調度管理,提高生態流量保障水平。制定全國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工作方案,編制生態流量保障重要河湖名錄,推進重點跨省江河和地方管理的重點河湖生態流量目標確定。四是抓江河分水。做好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加快推進跨市縣河流水量分配,做到應分盡分。劃定地下水水位、水量雙控指標,構建地下水超採治理監管體系。五是抓取用水管控。針對水資源管控指標不清、取用水管理不嚴、取用水數據不實等突出問題,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做好長江流域取水工程核查登記整治提升工作,實施用水統計調查制度。以鋼鐵、賓館、高校等用水大戶為重點,做好用水定額和計劃監督管理,加強用水統計管理。強化水資源管理監督檢查,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對新增用水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全面推行取水許可電子證照。六是抓水文支撐。加快調整水文站網佈局,強化水資源監測體系建設,組織做好水生態水環境監測評價,加強江河水量分水水文水資源監測與分析,為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提供支撐。七是抓節水載體。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加大評估考核監管力度。全面推進節水型機關建設,縣級以上水利機關要全面建成節水標桿單位,出臺水利職工節約用水行為規範。推進節水型高校建設,調動社會資本和專業技術力量參與節水。八是抓節水宣傳教育。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節水科普周等宣傳活動,推進節水護水志願行動,推動節水進教材、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引領社會形成珍惜水、節約水和愛護水的良好風尚。

  要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精神,把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要求落實到黃河流域水資源監管過程中。一是明確各地區可用水量。儘快確定黃河干流及重要支流生態水量,加快推進跨行政區河流水量分配,確定地下水水位、水量管控指標,明確黃河流域各地市可開採利用的地表水量、地下水量和非常規水利用量。二是確定務實管用的用水定額。黃河流域各省區要儘快修訂完善地方用水定額,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産品和生活服務業的務實管用的用水定額體系。三是健全水資源監測體系。以黃河干支流重要斷面、重點取退水口、地下水水位作為主要監測對象,分析監測需求,優化監測站網和設施佈局,提升動態監測能力,儘快實現流域內重要斷面、規模以上地表取退水口和地下水取水全覆蓋。四是嚴格取用水監督管理。在黃河流域儘快開展取水工程核查登記,摸清取水工程家底,推進整改提升,促進規範取用水行為。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存量用水,通過抽查、暗訪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問題整改。對增量用水,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審批,根據可用水量指標嚴格約束,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對當前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問題突出的河流和地區,要儘快摸清問題現狀,提出問題清單,相關地區要制定治理目標和措施,加快推進治理。

  第二,突出河湖監管。河湖管理是水利強監管的一張名片,必須通過立規矩、固基礎、建機制、強督查、求創新,鞏固深化河湖監管成果。一是發揮好河長湖長作用。加強河長湖長考核,促進各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鼓勵每位河長湖長多走“一公里”。推動各級河長辦機構設置規範化。開展優秀河長湖長表彰、“尋找最美河湖衛士”“逐夢幸福河湖”等活動。二是劃定好管理範圍。2020年基本完成河湖劃界工作,明確河湖管控邊界,利用“全國水利一張圖”及河湖遙感本底數據庫,加快推進劃界成果上圖,同步推進水利工程劃界工作。三是編制好河湖規劃。抓緊編制完成大江大河大湖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和河道採砂管理規劃,以及《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規劃》,強化規劃約束,落實河湖空間管控要求。嚴格規範涉河建設項目許可,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加強許可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監管。四是鞏固好治理成果。深入推進“清四亂”工作,將清理整治重點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組織開展17條示範河湖建設,總結提煉成熟先進做法,指導全國河湖建設。對重要河湖涉及的8個省份開展進駐式專項督查。加強河道採砂綜合整治,探索疏浚砂綜合利用,推廣機制砂應用,推動河道砂石資源科學有序開發,嚴厲打擊非法採砂。開展河湖健康評價體系研究,推動水利風景區建設提質增效。

  第三,突出水土保持監管。以提高水土保持率為目標,重點健全三方面體系,推進水土保持監管工作,堅決遏制人為水土流失。一是健全制度體系。修訂《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管理規定》,健全水土保持方案承諾、區域評估等制度。制定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三色”評價管理辦法、黃土高原淤地壩工程安全度汛監督檢查辦法。建立水土保持信用評價機制,實施聯合懲戒。二是健全責任體系。開展水土保持履職情況逐級督查,確保監管責任落實到位。以黃河流域為重點,開展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專項整治。各地要切實履行生産建設活動監管責任,嚴肅查處人為水土流失違法違規行為,對一批重大違法違規案件要掛牌督辦。要落實水土保持工程監管責任、淤地壩安全運用管理主體責任、“三個責任人”責任,對發現問題嚴格追責。三是健全支撐保障體系。開展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9年度實施情況評估,推動省級政府對市縣級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標評估。繼續開展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推進監測點優化佈局。抓好人為水土流失衛星遙感常態化監管,組織開展覆蓋全國範圍的生産建設活動衛星遙感監管,各地要至少加密一次,確保人為水土流失違法違規行為都能及時發現並依法查處。

  第四,突出水旱災害防禦監管。以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為核心,全力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確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防洪安全,努力保證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庫安全度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最大程度降低水旱災害損失。一是加強工程調度監管。抓緊修訂完善《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運用監督檢查辦法》《汛限水位監督管理規定》,加強線上線下全方位監管,確保水工程調度運用規範科學高效。繼續推進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系統建設,修訂完善水工程防洪抗旱聯合調度及應急水量調度方案,開展防洪調度演練。二是抓好監測預報預警。開展水文測報汛前準備工作,完善測報方案等。監督檢查水文站網運行及信息報送情況,做好有關問題整改,保障信息監測和信息報送達到規定要求。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運行正常。三是做好災害防範應對。組織開展汛前檢查,及時修復各類水毀工程,壓實水旱災害防禦相關責任,作出防禦工作部署,做好堤防、水庫、閘壩、蓄滯洪區等工程運用準備。系統分析歷史大洪水、特大乾旱和山洪災害特點,深入研究各流域特大洪水致災風險,提出現狀防禦體系下的應對措施。汛期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和工程運行、出險等情況,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第五,突出小型工程運行監管。水利工程的最大風險點集中在小型工程,特別是小型水庫、農村飲水工程、灌區“最後一公里”工程,運行管理隱患多、問題比較普遍。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著力防範化解這些風險。一是加強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全面落實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逐庫明確責任人、落實重點環節工作,確保“三個責任人”有名有實。做好小型水庫專項督查發現問題整改。組織實施水庫大壩水閘安全鑒定,開展水庫降等報廢,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二是加強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按照水費必須收、要按成本收、不足部分由地方補齊的原則,下大功夫做好算成本、定水價、收水費、財政補的工作。制定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問責實施細則,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發揮財政資金激勵機製作用,督促地方各級財政加大維修養護經費投入力度,努力實現到2020年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基本收費、用水戶基本繳費的目標,集中供水工程收費處數佔比95%以上,水費收繳率達到90%以上。三是加強灌區末端運行管理。針對近年來旱情暴露出的灌區突出問題,深入研究灌區“最後一公里”管理方面的難題,進一步劃清事權,落實配套工程和運行維護主體、責任和經費,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打通灌區毛細血管,發揮灌區應有效益。推進重點中型灌區供水成本測算,結合灌區改造進一步完善供水計量設施,並維護這些設施正常可用。

  第六,突出三峽和南水北調工程監管。三峽、南水北調工程的效益發揮好不好,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將這兩大工程打造成水利工程的樣板、大國重器的品牌。一是加強三峽工程有關工作管理。深入開展運行安全檢查和蓄退水安全巡查,完善三峽工程運行安全綜合監測系統,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積極推進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組織修編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加快三峽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有關前期工作。科學實施三峽工程和長江上游水庫群聯合調度,深化庫區生態環境監測和支流系統治理,開展生態調度試驗,加強下游崩岸治理,發揮工程綜合效益,助推長江經濟帶發展。進一步加強三峽後續工作項目實施管理,促進三峽移民安穩致富。二是加強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定位“高標準樣板”,進一步提升工程運行管理水平,完善相關制度規定,落實運行安全監管責任,嚴格實施水量調度,全力做好冰期、汛期等重要節點輸水工作。健全工程運行安全監管工作體系,強化日常監督和過程監管,持續推進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規範化,穩妥做好工程檢修工作,確保完成2019—2020年度東線一期向山東調水7.03億立方米,中線一期調水70.84億立方米的任務,保持供水水質穩定向好。

  2.緊盯四個風險,保持行業強監管的高壓態勢

  今年,水利部將緊緊圍繞防範化解水利關鍵風險,緊盯大個頭問題,統籌資源、集中力量、重拳出擊,開展重點專項監督行動,查處整改違法違規行為,鞏固拓展強監管成果。一是緊盯農村飲水和水利扶貧風險開展專項監督行動。以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為重點,聚焦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關注飲水型氟超標改水工作,抽查暗訪農村供水工程水價制定和水費收繳情況,對氟超標改水任務較重省份和地區進行暗訪抽查。開展水利扶貧綜合監督檢查,加大對水利定點扶貧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水利扶貧日常監督檢查。二是緊盯工程質量和資金風險開展專項監督行動。對15個省級水利部門質量監督工作情況開展巡查,對40項重大水利工程組織開展80組次以上水利項目稽察,同時以內控建設監督檢查為重點,進一步擴大水利資金使用情況檢查覆蓋面,現場檢查單位數量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加50%。三是緊盯河湖管理風險開展專項監督行動。圍繞“四亂”、採砂、河長湖長履職等情況進行暗訪,重點查處虛假履職、虛假整改、久拖不改等問題,在“清四亂”方面全年檢查河湖總數不少於6000條(個)。四是緊盯水利工程安全運行風險開展專項監督行動。開展不少於6500座小型水庫、4000座水閘、1000處堤防工程險工險段運行安全重大問題檢查,做好南水北調東中線運行督查和在建項目督查,統籌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督查,對重點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山洪災害防治開展專項督查暗訪。針對這幾個方面風險,地方各級水利部門也要結合本地實際開展相應的監督行動。

  3.打牢四個基礎,推動強監管工作規範化常態化

  第一,加快監管體系建設。緊緊圍繞涉水制度不夠用、不適用、不實用、不管用問題,積極推進水利制度建設。一是加快補齊水利立法欠賬。實施水法規建設規劃,配合做好《長江保護法》起草審議和《河道採砂管理條例》審查工作,力爭2020年上半年出臺《地下水管理條例》,形成《珠江水量調度條例》《節約用水條例》等立法項目送審稿並報國務院。推進《河道管理條例(修訂)》《農村供水條例》重點問題研究和草案審查工作,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管護規章制定修訂工作。開展水法修訂和黃河法立法前期工作。二是繼續推進行業監管體制機制建設。制定出臺關於加強省級水利部門強監管工作的指導性意見,進一步明確監管權責清單、工作流程和評價依據。各級水利部門都要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建立、優化監督機構設置和內部配置,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快水利監督綜合信息平臺建設,配齊現代化監管裝備,為強監管提供可靠保障。強化年度監督工作統籌,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溝通協調,引入社會監督,做好12314監督舉報問題辦理,提升監管效能。

  第二,強化水行政執法。強化水法規執行及監督,維護水法規權威性、嚴肅性。一是加強水行政綜合執法。梳理水行政執法權責清單,做強做實流域和地方執法隊伍,推動水行政執法領域地域全面覆蓋。健全完善流域與區域、區域與區域、水利部門與其他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推進水行政執法與水利行業強監管有效銜接,完善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二是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水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制定出臺水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辦法。制定水行政執法裝備配備標準,持續推進水政監察隊伍執法能力建設。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開展水行政執法情況專項調研監督,解決執法“寬鬆軟”的問題。三是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把查案辦案結案作為重點,持續推進河湖執法三年行動,案件查處率超過90%;完成水事違法陳年積案“清零”行動目標任務。落實水利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各項任務。

  第三,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6項涉企行政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整治各類變相審批。強化水行政審批事中事後監管,提高水利行業“互聯網+監管”水平。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開展改革示範縣創建,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解決管護責任不實、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加強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監管,保障工程良性運行。加快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2020年底前,北京、上海、浙江等要率先完成改革任務。推進水資源稅改革,實行差別化稅率,完善稅收徵管模式,探索稅收優惠政策,妥善處理好水資源費改稅過程中水資源管理保護工作經費問題。完善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形成機制,積極培育水市場,完善水權交易規則。開展調水機制改革,深化跨流域跨區域調水工程論證,説清楚哪些水可以調出、能調多少,説清楚哪些區域需要調水、為什麼調水。

  第四,提升行業支撐能力。實施水利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發佈不少於30項水利技術標準,修訂發佈《水利技術標準體系表》。深入開展水利重大問題研究,啟動實施長江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加強科技創新基地建設,新建一批水利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圍繞節水和水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推廣運用一批成熟適用水利技術成果。加快國家基本水文站提檔升級,填補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重點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庫水文監測設施空白,加大水文現代化技術裝備應用力度。制定加快水利人才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等機制,建設水利高層次人才庫,組建部級人才創新團隊,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加快推進水利人才隊伍建設。繼續發揮中國-歐盟水政策對話機制、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瀾湄水資源合作工作機製作用,深化水利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加強水利政務督辦、檔案、信訪、後勤服務等工作,推動綜合政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保障各級水利機關有序高效運轉。

  (三)堅定不移推動水利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重整行裝再出發,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開創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全國水利系統各級黨組織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切實履行好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本質上都是政治機關,有著鮮明的政治屬性。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持續推進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發揮好水利部黨組負總責、扶貧領導小組協調抓、整改調度會督促推進的聯動機製作用,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貫穿于日常工作中、體現在實際成效上。

  二是牢記初心使命,持續深化作風整治。始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緊盯水利部黨組專項整治方案和整改落實方案,逐項盤點梳理任務清單,毫不含糊兌現承諾,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進一步強化政務督辦,推動各單位以務實高效的作風,抓好中央和水利部黨組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紮實推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聚焦查找的帶有普遍性、大個頭、影響全局的6類共性問題,採取可量化、操作性強的措施,著力解決部直屬系統職責範圍內、工作領域內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確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實在成效。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水利部黨組實施辦法,旗幟鮮明糾治“四風”,對部直屬各單位伙食費和市內交通費收交管理情況開展集中檢查,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積極開展“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創建活動,推動改認識、改態度、改方法,轉文風、轉會風、轉作風,建立健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三是強化組織建設,不斷夯實基層基礎。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開展首屆“水利先鋒黨支部”評選表彰,組織黨支部達標創優,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等制度,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提升、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充分發揮水利部黨組對黨建工作的領導作用,加強對京外直屬單位黨建工作的指導,完善水利國有企業、水利社團黨的組織體系,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以直達基層支部、直面黨員幹部的方式開展黨建督查,著力發現和解決黨支部建設中的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推動形成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良好態勢,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進一步抓好工青婦等組織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強化社團管理,積極發揮社團作用。

  四是抓好廉政建設,嚴格監督執紀問責。正確認識當前水利行業反腐倡廉嚴峻複雜的形勢,堅持把管行業和管行風結合起來,加強對基層單位的指導監督,層層壓實黨風廉政建設政治責任。加強廉政警示教育,大力培育倡導廉政文化,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黨章意識、紀律意識、規矩意識。用好廉政風險防控手冊,針對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崗位完善防控措施,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大巡視巡察工作力度,狠抓巡視發現問題的整改,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發揮震懾遏製作用。注重抓早抓小,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約談函詢、誡勉談話,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突出抓好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減輕水利扶貧領域基層負擔。堅持懲防並舉、打防結合,落實“一案雙查”,嚴格責任追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嚴肅查處頂風違紀行為,堅決懲治各類腐敗問題。

  五是堅持黨管幹部,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突出選人用人政治標準,加強政治監督。注重幹部一貫表現,選拔貫徹執行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水利部黨組決策部署堅決、忠誠乾淨擔當、水利事業發展需要的新時代好幹部。加大優秀年輕幹部發現培養選拔力度,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增強整體功能。強化正確導向,健全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嚴管厚愛、獎優罰劣,推進幹部能上能下。認真執行《中國共産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嚴把發展黨員關口,深化黨員教育管理,嚴肅黨內組織生活。繼續選派優秀幹部到脫貧攻堅一線,落實好保障支持政策和相關待遇。用心用情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引導老同志為水利改革發展增添正能量。

  六是突出文化引領,弘揚新時代水利精神。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著力強化水利宣傳工作,充分展示水利改革發展成就,統籌做好出版傳媒、文博科普、輿情監測、輿論引導、水情教育工作,主動發出水利聲音,努力講好治水故事,全面弘揚管水治水正能量。著力推進水文化建設,充分發掘和弘揚黃河、大運河等江河水文化,宣傳治水歷史名人,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薦一批水利系統全國文明單位,確認一批全國水利文明單位,深化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持續弘揚“忠誠、乾淨、擔當,科學、創新、求實”的新時代水利精神,廣泛宣傳鄭守仁等“最美水利人”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凝聚起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同志們,黨和人民對水利寄予殷切希望,我們肩負的使命艱巨而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飽滿的幹勁,更加紮實的措施,把“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推向縱深,把治水興水這一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辦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責編: 王昊源  
 
 
進入無障礙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