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專題報道--2015年專題報道--全國農田水利改革現場會--媒體關注
新華社:雲南陸良恨虎壩引社會資本解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
  2016-01-06 09:15  

  新華社昆明10月26日電(記者王長山、白靖利)“澆地真方便,一刷卡水就流到地裏。”65歲的農民杜慶生揚了揚手中的磁卡。在杜慶生家馬鈴薯地所在的恨虎壩灌區裏,放眼望去,田間地頭一個個電磁閥井、控制器、墑情監測站十分引人注目。

  杜慶生是雲南陸良縣小百戶鎮炒鐵村村民,以前澆地要到幾公里外的水源點拉水,費錢費力,現在種地用“自來水”。種完一季甜脆包谷後,因用水有保證,他又種了馬鈴薯。

  刷卡灌溉、缺不缺水墑情監測站會提示、入股用水專業合作社成“股東”參與收益分紅……炒鐵村村民們和杜慶生一樣,碰到了以前“望天下雨幹著急”時不敢想的事情。

  改變始自去年下半年,恨虎壩灌區探索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主體解決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試點水權分配等7項機制,以期激發市場和群眾活力,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建管模式。

  試點項目區農戶1050戶,灌溉面積1.008萬畝,主水源為807萬立方米的恨虎壩水庫,已建幹渠10多公里。試點前無支渠等配套設施,群眾拉水灌溉成本大,水庫每年有350多萬立方米水用不出去,大家“望水興嘆幹著急”。

  “管護經費無保障,責任主體不明確,管護責任不落實,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4。”陸良縣水務局局長方文光總結試點前的不足説,“許多水利設施建成兩三年就曬太陽了。”

  在陸良縣委書記陳銳看來,這是普遍存在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恨虎壩試點要解決社會資本“進不來”“不願進”和“不可持續”的問題,要探索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的模式。

  項目投資2712萬元,新建泵站、鋪設干支管道、田間管網、配套田間計量設施、用水自動化控制系統,實施微灌高效節水灌溉。目前,各項設施建設已完成。

  據介紹,主幹管和泵站由政府投資,田間支管和配水管等配套設施靠引入社會投資646萬元,其中,引入大禹節水集團公司投資452萬元。為使公司與農戶有效合作,村民自願組建了用水專業合作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營。

  方文光説,採取“企業+合作社”的模式,企業和合作社按7:3的比例出資組建“陸良大禹節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農田水利投資、建設、管理主體,合作的決策機構由5人組成,其中合作社理事長、炒鐵村委會主任孫永林兼副董事長。

  合作社社員多的幾十股少的幾股,每股500元共籌資193萬元入股,在管用好工程的同時,收益按7:3比例分紅。“年底分紅後,可衝抵部分水費。”買了11股的杜慶生説,“瞧,我也成了‘股東’。”

  公司董事長張戰祥説,企業用這種方式參與農田水利建設投資是一種新的嘗試,目前村民既是用水戶也是“項目投資方”,就更能發揮主人翁精神參與工程管護。

  在灌區記者看到,成片的馬鈴薯長勢茂盛,地頭按一定方向約50米間隔設定一個電磁閥井,連接的輸水軟管向地裏延伸,如需要澆地,拿充值卡在射頻器的控制器上一刷,屏上顯示出用戶的可用水方量等信息,隨後就能啟動灌溉。

  以前拉水灌溉,每車拉3立方米,家裏4畝地一季莊稼要拉20來車水,油錢就幾百元,現在每立方米水七角九分,微灌又節水,種兩季收入增加一倍,澆水刷卡節約人力……杜慶生算起賬來很得意。

  經水利部門測算,以前畝均拉水費用及勞力需780元左右,試點後灌溉成本畝均支出390元左右。灌溉設施配套到田間地頭,還可節約勞動力,可外出務工或發展其他産業,進一步增加收入。孫永林説,這可謂一舉多得,現在設施壞了,村民主動管,畢竟這是自己的事了。

  改革也給企業帶來收益。經測算,正常年景社會資本回收期7年,20年運行期公司累計可計提折舊和收益1911.8萬元。陸良縣水務局黨委書記王俊説,這種模式已初步實現群眾、企業、政府三方共贏。“實現了政府節水、工程良性運行。經測算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85。”

  陳銳説,另外,引入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參與農田水利的管理,解決了水利工程“一年建、兩年用、三年壞,有人用、無人管”的難題。

  “現在種地舒服了,水保證又不辛苦,明年還要好好謀劃一下,讓收入再提高一些。”杜慶生信心滿滿地説。

責編:楊非  
 
 
京ICP備14010557號 主辦:水利部辦公廳 網站聯絡電話:010-63202558
政府網站標識碼:bm2000000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40號
進入無障礙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