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專題報道--2015年專題報道--2015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交流發言
寧夏:奮力打造農田水利建設升級版
  2015-01-10 20:12  

創新完善  提質增效

奮力打造農田水利建設升級版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

(2015年1月9日)

  近年來,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寧夏以“節水、增效、惠民”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創新完善“行政推動、項目帶動、競賽促動、部門聯動、幹群互動”的建設機制,奮力打造農田水利建設升級版,有力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促進了節水型社會建設,保障了我區糧食産量“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十一連快”。

  一、創新“兩個機制”

  一是創新組織機制,三級聯動抓農建。自治區高度重視,按照全區“一盤棋”思想,統籌規劃,精心部署,建立農建指揮部牽頭機制,統一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逐級明確責任和任務,並切實加強督導考核;今年秋冬期間,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先後8次深入一線調研,現場指導,強力推進。水利廳與相關廳局密切配合,各投其資,各負其責,協同作戰。各市縣把農建作為“三農”工作的主要抓手,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嚴格兌現獎罰,形成了領導包抓、部門參與、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農建新格局。二是創新工作機制,調動各方幹農建。充分發揮“黃河杯”競賽的聚合作用,通過項目支持、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措施,建立了“項目資金帶動、地方出資配套、民間資本投入、群眾投工投勞”的投入機制和“大乾大支持、小幹小支持”的激勵機制,創新“縣指導、鄉組織、村實施、民理財”的議事模式,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著力營造多元化投入和管護新格局。通過分類定性、明晰産權、明確責任和落實經費,大力推進水權、水價、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今年全區農建總投資近40億元,其中民間資金投入佔15%。

  二、力推“三個轉變”

  一是由粗放用水向高效節水轉變。把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作為革命性措施,列為農建首要任務強力推進,近年來已累計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96萬畝,佔全區灌溉面積的23.8%,取得了節水、節肥、節勞、節地及提高效率、提高收益的“四節兩提高”的顯著成效,有力支撐了我區枸杞、釀酒葡萄、硒砂瓜等特色優勢産業迅速崛起。二是由分散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把農田水利建設與農業産業發展、農村環境整治、農業機械化、新科技推廣相結合,將溝渠整治、節水灌溉、道路整修、莊點美化、生態綠化等惠民工程統籌打包,實行山水田林路、溝渠庫井壩綜合治理,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新突破。三是由人力為主向人機結合轉變。適應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形勢,加大機械投入用於挖溝、平田、修路等土方項目,組織群眾開展修坡、清渠、植樹等人工作業,解決了勞力少、出工難、效率低等“瓶頸”。

  三、實現“四個提升”

  一是有力提升了節水增效水平。堅持緊扣節水抓農建,2008年以來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了8個百分點,滴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的增加值達20-80元/立方米,在用水量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取得了用水效率逐年提高的良好成效,以農業節水支撐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用水安全。二是有力提升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通過堅持不懈的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切實解決了群眾最期盼的“灌水難、排水難、吃水難、行路難”等民生問題,全力打造了田成方、林成網、路順直、灌排暢的高標準農田和“塞上江南”田園風光。三是有力提升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圍繞自治區打造特色、高質、高端、高效“一特三高”現代農業戰略,鼓勵扶持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積極流轉土地,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促進了特色産業發展,2014年特色産業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達85.5%。四是有力提升了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結合全區美麗鄉村建設和銀川、石嘴山市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創建,推進農村水系整治、水土流失治理。2014年,銀川市獲“亞洲都市景觀獎”,隆德縣麥田景觀獲“中國美麗田園”稱號。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農業穩産增産、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繼續創新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力推農田水利建設再上新水平。

責編:李姍
 
 
京ICP備14010557號 主辦:水利部辦公廳 網站聯絡電話:010-63202558
政府網站標識碼:bm2000000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