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農村飲水安全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飲水安全是“不愁吃”的先決條件,與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最為密切。近年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集中力量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夯實貧困地區水利基礎。2017年1至10月,各地累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338億元,受益人口4000多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50多萬,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一、精準謀劃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湖北省專門出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意見,要求各市、縣優先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省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編制專項規劃,制定並實施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三年(2016-2018年)行動方案,分年分批銷號出列。重慶市啟動實施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工作,每個深度貧困鄉鎮確定一名市領導和一個市級部門定點聯絡、包乾脫貧。市水利局把深度貧困鄉鎮飲水安全保障作為深化水利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部署、督促和落實。吉林省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力爭2017年實現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
二、精準排查識別飲水安全對象。山西省組織水利技術人員,對照中央和省級扶貧部門提供的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逐村逐戶調查核實,精準識別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的貧困村莊和人口數量,做到不漏一村一戶一人。河南省以行政村為單元,對貧困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情況進行了全覆蓋、地毯式梳理排查並建立臺賬,同時先後5次與省扶貧辦溝通對接貧困數據,確保準確無誤。四川省組織省市縣鄉村五級共5萬餘人,深入全省49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調查飲水安全需求。黑龍江省用了3個月的時間,精準識別了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現況。
三、精準施策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江西省將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分解落實到縣到鄉到村,以戶為單元建檔立卡,因戶施策,解決一戶,銷號一戶。河南省對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的貧困村貧困戶,從水量、水質、運行管理等方面剖析原因,細化分年目標任務,採取新(改、擴)建、管網延伸、加強運行管理等措施逐一解決,為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四川省編制實施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專項規劃,村造冊、戶建卡,從水量、水質、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等四個方面,針對性採取措施解決貧困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四、精準籌集使用飲水安全資金。各地採取加大財政投入、用好開發性金融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優先保證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需求。截至10月底,安徽、河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雲南、陜西、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投資均超過5億元,其中湖南超過26億,安徽、四川、陜西3省均在10億元以上。黑龍江省利用地方債券資金12.05億元,用於解決28個貧困縣10.8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吉林、江西、山西等地優先安排實施貧困地區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山西省還實行對貧困戶入戶部分補助50%。
五、強化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監督考核。湖北省將飲水安全精準扶貧作為對市州和37個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嚴格考核及結果應用;省水利廳將飲水安全作為廳領導聯絡貧困縣市區實施水利精準扶貧的重點,成立5個督辦檢查組,分片包乾督辦,進度與履職盡責月度考評結果挂鉤。四川省將包括解決貧困戶安全飲水在內的水利建設扶貧專項納入省政府統一考核實施,形成層層發力、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山西省水利廳將14個脫貧摘帽縣和10個深度貧困縣的年度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作為重點,定期和隨機相結合跟蹤督導推動。河南省水利廳由6個廳領導負責,每月對全省18個省轄市、10個直管縣的飲水安全工作督導檢查一次,及時發現並協調解決問題,確保貧困地區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進度、質量與效益。